Search


★日本友人談近期的釣魚島問題及反日示威

這是日本友人給我的一封信...

  • Share this:


★日本友人談近期的釣魚島問題及反日示威

這是日本友人給我的一封信,談釣魚島國有化及反日遊行。有不少有價值的信息,推薦大家閱讀、轉發。我覺得值得關注的是中日兩國對日本國有化行為目的的認知的極大差異及隔閡;中國方面,公共空間缺少多元化討論,大多人不相信或無耐心傾聽日本方面的任何說法。兩國缺乏基本的交流與信任機制,以下是信件的全文內容。

基本上,日本媒體主要專注於報導中國各地的反日抗議行動,電視和新聞媒體重覆報導中國大眾極為憤怒,一些人在摧毀商店、工廠、砸車、打人等。對釣魚島(日本人稱作尖閱諸島)議題的討論倒是不多。坦白而言,大多數日本人根本不把這當回事。人們總是說:哎……中國人就是這樣的。他們總是很情緒化和極端。很遺憾,大多數日本人對這種公共暴力感到不齒,因為日本這麼多年來都沒有公共暴力的問題。(看看東日本大地震發生時民眾冷靜應對就知道了)通常,日本大眾不會認為公共暴力就是簡單的憤怒表達,而更說明公民教育在中國是徹底失敗的。

從普通日本人的角度而言,比起其他黨派的內閣來說,目前的民主黨內閣是對中國最友好的團隊了。「尖閱諸島國有化」的目的是為了防止石原的都政府(按:石原屬於右翼分子,主張軍國主義和侵略擴張)直接擁有這座個島,在未來將衝突大幅升級,當前日本政府的基本邏輯是要減少國際衝突,他們經常把和中國的關係放在其他問題之上,現在,政府感到很疑惑,為什麼如此憤怒?我們這麼做還不是為了中國!(日本的)人們現在理解到,中國的媒體和公眾根本不會傾聽日本政府的想法的。許多右翼現在對「尖閱諸島國有化」進行批評,他們認為現在的政府對中國實在太友善,不可能保護這個島。

這個議題的轉折點是香港保釣者的登島行動。從那時候起,日本政府開始意識到,這個議題是「零和」的(取自博奕理論,意謂著雙方對峙,一方得利,另一方必然吃虧,一方得利多少,另一方必然吃虧多少,雙方得失相抵總數為零,這就是零和),是在瓜分蛋糕,而不是創造價值──把蛋糕做大,讓大家都有得吃。然而,看到香港保釣者登島,他們改變了想法,認為如果繼續妥協,那麼這個島在不遠的未來一定會被中國奪走。

我們的公眾對政府相當的不滿,他們認為政府在國際關係上太軟弱,相當長一段時間的外交史就是持續不斷的讓步與失敗,許多人相信,正是持續的讓步導致了日本目前與中國、韓國及俄羅斯的領土權爭議。目前這個最軟弱的內閣正好給鄰國提供了從日本身上獲得利益的最大機會。

而且,日本人認為,不管我們的政府對中國多友善,對於中國的愛國大眾而言都是無意義的,因為他們不願意做任何妥協。任何最小的妥協都會被認為是失敗和恥辱。觀看中國的反日抗議和暴力,日本大眾不會感到驚訝,除非放棄這些島嶼,中國大眾永遠不會滿意。現在日本唯一的利益點就是絕不放棄這些島。從日本政府的角度講,他們需要更有決心。

即使現在,政府的利益也是最小化衝突。同時,他們也不希望放棄尖閣諸島。政府一開始沒有料到國有化會帶來中國的強大反彈,他們認為這本來可以改善和中國之間的關係。如果日本政府不搞國有化,石原的都政府將實現購島,然後中日衝突將一發不可收拾。
另外,如我所說,許多日本人認為中國的大眾不願意接受任何妥協,因此與中國進行任何公開的談判都是不可能的。現在日本政府的選擇不多了,只能停止考慮撫慰中國大眾,明確強調並確保對尖閣諸島的所有權。

許多日本人理解,反日是中國政府用以維持穩定的合乎邏輯、合理(政治正確)的工具,
。通過這個手段,很容易達到目的。過去,反日政策的成本非常低(1990年代,中國與日本的貿易額還不大),但現在相對來說成本就顯著提高了。胡錦濤的班底很明智,沒有真正借助反日的力量,這幾年中國與日本的關係還算不錯。

我個人認為,從目前的形勢看,中國和日本的外交官會努力尋找一個雙方都能接受的方案,只要中國政府管理好中國大眾的預期(中國大眾對讓步和失敗沒有承受能力,他們在談判最後是力量最大的關鍵因素);短期內,兩國的外交官和政治家會合力減少衝突。

……(中略)
考慮到目前這個日本內閣的軟弱,一種可能的解釋是,中國認為這是將釣魚島從日本手中奪回的真正機會……如果這樣的話似乎可以理解中國政府的行動。野田內閣就是一個跛腳鴨,維持不了多長時間的。在釣魚島上獲得更大的控制權,並在下一任內閣時修復中日兩國的關係,可能是中國的一個戰略選擇,這算是我個人的猜測吧……

我也不相信我們日本政府的能力,他們基本的態度是友善的,並且期待著互惠,日本政客在和平年代裡待的時間太長了,總體而言,他們是很差的談判者。我想日本政府會在這次事件中丟掉一些利益。

另外,日本大眾的看法其實沒有變化。日本的反華情緒並不那麼高。我正在看電視,解說是這麼評論的:「共產黨現在對形勢的管控更強了,否則政府自己也可能陷入危險。過去,連國家領導人都被憤怒的群眾抓住並毆打過,我們注意到一些抗議者還亮出毛主席的照片,看樣子是在挑戰目前的執政班底。這不光是在針對日本,也是針對中國大陸日益擴大的貧富懸殊問題。」

我們的中國專家一般把反日示威看作是公共情緒的宣洩。大多數的日本知識分子現在就在預期共產黨和國家機器將恢復秩序。

(轉自微博,歡迎自由轉發)


Tags:

About author
not provided
著作《解憂書店:出租大叔的人生借問站》
View all posts